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抑郁症社交恐惧胆小怕事-抑郁症害怕上班恐惧上班

抑郁症社交恐惧胆小怕事

心理分析:30岁男士,情绪低落、容易生气,人际方面紧张等。这可能考虑抑郁症的问题。心理指导:您好!从您的描述来看,您的心理问题是比较明显而严重的,影响也很大。这就需要您接受正式的心理健康检查和心理治疗来帮助您解决的。您可以联系心理咨询中心、工作室,找心理咨询师进行当面的心理健康检查和心理辅导来帮助您的。只有正式的心理辅导才能解决您的问题,这里只能大致判断问题、建议解决途径的。

有轻微的抑郁症,每天上班都觉得很痛苦,该

现在不建议辞职,但要重视,现在的状态还是可以调整的,多关注自己,少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要什么事都觉得自己做的不好,一切尽力了就是好的,我16年的情况应该比你严重,当时我焦虑,失眠,发脾气,但我没辞职,只是爱自己更多一些,累得时候就休息,可以陪家人,可以在家放松,可以出去旅游,我是用了一年恢复正常。希望你尽快调整好,记住,每天给自己加油,凡事并不是你想象的不好,一切都会好起来,加油!

抑郁症和焦虑症该怎样回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

对父母说出你内心真实想法。不要委屈自己取悦他们了。告诉他们你不喜欢他们的样子,对他们有什么不满不用不好意意思。我以前也老是有取悦别人的倾向,有什么不满也不敢说,憋在心里,觉得自己没用。直到有一天我再也不想这样了,我把心中的话都发泄出来,说了我最想说的,骂了我最想骂的。你不说人家也不知道你是对他这看法呢。人不管属什么生肖,都属贱!看你不好欺负反而收敛。

对工作中的同事,你就想大家都是俗人,人家怎样我就怎样。如果做的什么觉得自己不够好就想人无完人,下回改进就行了。

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这句话没错,适当吐槽,遇到别人占自己小便宜时可以故意吵架,我有一回拒绝有个人想卡我的队,我连说了三次不行!,有一回和别人抢座位,有一回一个小婊砸撞了我的车,还出言不逊,我就骂她不男不女人妖(真看不出男女,她被我气得,哈哈哈。)。都是小事没有绝对对错,我是故意的,心里反而很舒服。很有意思。

生活中的垃圾,比如不穿的衣服,鞋子,旧物品勤扔,看上去不相干,但有点象征意义,就是心理垃圾不要留在心中。感觉很好的,很轻松,跟买新衣服的感觉一样好。

总之,对别人少取悦,对自己适当自私,对别人的要求适当拒绝,即便合理要求也可以拒绝,就说我不会。不行。拒绝简短,不必找理由。不要完美主义!!把攻击自己的转向攻击别人。不要想太多,就是不要!那是自己内耗,一点用也没有,想做什么就做,想两遍就行了,不要想第三遍。自己爬不出来去看看医生配合吃点药也是好的。

这世上有很多人跟你一样生过这病,也理解你,不要怕,会好的。

因工作原因导致抑郁,人选择在单位了,

多少有责任吧。

首先是工作原因导致的抑郁,单位就有一定的责任。

其次,在单位,单位多少是脱不了关系的。

你们经历过从事不喜欢的工作五年,因工作吃

没有经历过如此让自己不开心的工作,生存虽然重要,但若工作已让自己出现心理问题,会选择放弃。

正在经历着的告诉我们,健康地活着是多么必要和幸福,当健康被摧毁,一切都变得苍白无意义。如题主所讲到的,工作让你吃不下睡不着,原本乐观积极向上变得恐惧心燥抑郁,挣钱为了活着,活着自然开心才有意义,这样的工作,舍又如何?

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国企的出纳,专业是化工工艺,出来便转了行,做出纳。什么都不懂,带我的人脾气不好,问什么问题都是马着脸,爱理不理。初时填支票、汇票出了很多错,和其他分公司的人熟了便向她们请教,慢慢上了路。然而性格不太合群,不喜欢热闹和攀附,与人保持着距离。郁闷是有的,因为工作上的排挤和不顺心也有骂人的冲动,然而并非不可忍受,很多时候仍是开心的。因为薪水还好,工作环境相对宽松,人际关系就不作强求,然而仍有几个要好的朋友,所以一直呆到公司倒闭。

后来去私企做会计。没有比较就分不出好坏。私营的裙带关系、弯弯绕绕真是国企不可比。囯企的关系户固然多,私营却是重要岗位皆被老板的亲戚亲信把控着。第一次面对私企林林总总的算计,非常不适应,好歹捱了几个月,正好导游证考试全面放开,便辞了工作,考证去了。

不管做财务,还是导游,终究都是私企的干活。多年的摔摔打打,磨掉了大部分的锋芒,便是极不合情理的也会隐忍,但实在了,便不会再委屈自己,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成年后,工作是我们生存、生活质量的客观保证,我们自然不可任性妄为,在工作中受些委屈和挫败无可厚非,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以健康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工作。但倘若,如题主所说的那般,已无法调和,还是离辞算了,毕竟,健康也很重要。

焦虑抑郁不想工作,对生活没有希望,怎么办

我是一名心理工作者,我可以来回答你这个问题,焦虑症和抑郁症都能引起一些躯体症状,从而导致患者十分痛苦。导致很多问题,比如食欲下降,头晕头痛导致失眠等。如果进一步发展到中度和重度,以后还会影响患者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交流能力。进而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以至于社交能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家庭功能。

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所引起的躯体症状是十分痛苦和无助的,他会让一个人痛不欲生,发展到重度以后还伴有严重的悲观厌世和轻生的念头。而且最严重的一点。就是让患者有严重的拖延症。就是今天的事情拖延到明天,明天的事情拖延到后天。整个人变得比较消极做什么也没有积极性。而且有时候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例如回避社交,喜欢一个人独处,不喜欢别人打扰,更不想工作,不愿意有任何的困难和挫折。更不愿意面对人生,面对生活更不用说谈什么工作。

大部分的抑郁症患者伴有严重的焦虑情绪。可以说抑郁症和焦虑是很难分开的。抑郁症有焦虑的情绪焦虑症,也会导致抑郁的情绪。这两者是互相影响互相加重的。

总体来说,不管是抑郁症还是焦虑症,都会让患者变得比较逃避问题,逃避生活。甚至是不愿意面对任何的困难。也不愿意参加工作。更不要说什么人生价值,责任担当。一旦患上了抑郁症,整个人就比较颓废。比较悲观消极。做什么也提不起兴趣。只希望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任何人接触,不与外界有任何的来往。进一步发展引起严重抑郁的话,不光是不愿意工作,就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也会丧失。整个人变得呆呆傻傻,像一具行尸走肉不知所踪。

所以要想改变这一症状,最主要的是先要到正规的专科医院或者心理结构确诊到底是不是患上了抑郁症。到底是轻度中度还是重度抑郁,伴有焦虑情绪的话也要明确诊断焦虑的程度。只有明确的确诊了心理疾病的程度才能够明确的用药。因为一个人一旦患上了焦虑症和抑郁症是很难自己走出来的,需要经过抗抑郁和抗焦虑的治疗。

大部分的患者经过抗抑郁的治疗以后都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治疗的关键在于足剂量,足疗程的抗抑郁治疗。抗抑郁的药物起效以后,人也不再变得那么悲观消极也愿意适当的接触社会,也不会变得那么逃避生活。就开始愿意参加工作,愿意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这样你就会慢慢的好起来。并且抗抑郁的药起效都会慢一点,可能2~4周才会取消,而且在起效前可能有一定的副作用,需要坚持服药。

当自己能走出抑郁以后,自己需要从自身方面去找原因,找出自己的性格的缺陷,然后自己去慢慢的弥补,去慢慢的锻炼,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上天在造人的时候都给你留下这么一个缺口,让你自己去弥补,在于你有没有感悟能力,有没有发现你这个缺口,然后在生活中去逐步的填平,而不是一味的从别的地方找原因,不能客观的对着自己,不能客观的对待生活。如果一个人一旦得了抑郁症,它不仅是让你慢慢的失去工作能力,不想工作,他会让你丧失很多东西,包括爱情,亲情,甚至是你自己的人生,所以很多时候有可能还丧失自己的生命,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重视这种心理疾病,不断的磨练自己的性格,改变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调节自己的压力,让自己逐步彻底的摆脱抑郁症。

我是一名心理工作者, 为各类心理疾病患者解答疑惑,帮助他们更合理的用药,更全面的治疗,尽快的走出抑郁症,如果你是一名抑郁症患者或者正在遭受心理疾病的困扰,或者家中有亲属患了抑郁症,你可以关注我,我在今后的文章中将一如既往的分享我对抑郁症的治疗建议和看法,帮助你们能更好的更快的走出抑郁症,少走一点弯路,那就尽快的摆脱抑郁症!

抑郁症上班,不想坚持了怎么办

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双相情感障碍以及精神等所有所谓心理、精神疾病的与解决之道

心理和精神问题是当前非常严重的一个社会现象,尤其是在孩子中也越来越多,实在让人痛心疾首。由于不明和解决之道,多少人沉浸在别人无法想象的内心痛苦和绝望当中,甚至想放弃生命。也造成无数家庭濒临崩溃。我作为一个从二十多年心理痛苦中走出来的人,发自内心地想帮到更多和曾经的我一样痛苦的朋友。

首先,我想要告诉大家,选择结束生命是一个极其错误的选择。结束生命并不是痛苦的结束,而恰恰是另一个没有尽头的更加无数倍痛苦的开始。生命永远不会结束,每一段生命都有它的意义。

其次,我想告诉大家,所有所谓心理和精神疾病,无论什么类型,无论自认为多么严重,无论身心症状多么复杂,都不过仅仅是一种外在表现而已,也就是说仅仅是症状,是结果,但并无实质病变。这些所谓心理和精神疾病为什么难治愈?是因为我们大多数当事人并没有真正搞清楚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本质、和根源。如果找到了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根源,无论问题轻重,无论情况多么复杂而又与众不同,任何问题自然都会迎刃而解。所有心理和精神疾病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不同的人的情绪、躯体症状表现不同而已。由于症状可谓千奇百怪,人人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病名,但痊愈的过程和途径是完全一样的。

那么,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根源是什么呢?

心理和精神疾病首先表现为各种负面情绪,比如傲慢、刻薄、愤怒、仇恨、冷漠、痛悔、恐惧、焦虑、渴求、忧伤、无助、吝啬、贪婪、发火、怨恨、绝望、报复、自责等。这些负面情绪本来是所有人都有的正常情绪,就像呼吸一样。倘若能像正常人一样,不去理会它,让它们自然过去,也就不会产生所谓心理和精神疾病了。可是我们却把它们当作一个问题去解决。本来就没有问题,因非要解决它反而产生了问题,并恶性循环下去,越陷越深。这些情绪又怎么可能解决掉呢?这本是人之常情啊。如果我们去关注它或解决它,只会产生更多的问题,这就是心理和精神疾病越解决越严重的原因,因为这是南辕北辙,方向反了,根本就不需要解决。只要我们不去关注它,解决它,随着时间它就很快自然消失了。如果非要去解决的话,除非把生命解决掉才能没有负面情绪。这也就是很多人越解决越严重,直至绝望,甚至最终选择走向绝路的原因。

一般的人遇到负面情绪很快就放下了,但我们不行,非要解决它,哪怕鱼死网破,结果越来越严重。殊不知,不去解决问题,转而放下问题就解决了。根本没有什么需要解决的,根本没有什么心理和精神疾病。这些压根就不需要管的问题在我们把它当成一个问题去解决的过程中产生了所谓的各种心理和精神疾病。

情绪和身体是相关的,负面情绪也会引起一些生理和躯体的变化,也就是所谓的各种检测结果和躯体症状。其实,这些变化只是负面情绪引起的生理变化,并无实质病变。如果负面情绪消失了,这些躯体症状也会很快随之消失。

当然,我说过,这些负面情绪和躯体症状只是症状而已,并非根源。要想疗愈所谓心理和精神疾病,减少负面情绪发生,必须从根源入手。那么,根源又是什么呢?

根源在于我们的内心,在与错误的思维模式和思想观念,在于我们非要执着于某一个东西。其实,任何人和事都具有两面性,我们却总是执着于某一面,执着于非要得到某一个人、物、结果或目标,如果是别的结果就接受不了。比如一些孩子,非要考到某一个成绩,非要得到别人的评价和认可。得不到时会痛苦,得到了又怕失去,各种担忧、害怕、恐惧。

有的人后悔过去,可后悔有什么用呢?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

有的人特别怨恨别人过去对自己的伤害,可伤害已经造成,冤冤相报何时了?别人只是伤害我们一时,之后一直伤害我们的是自己,何苦自己与自己过不去呢?

有的人事因为自卑。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也都有自己的长处。如果世界上每个人都一样,那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意思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并没有好与坏。

有的人抱怨父母没给自己带来好的条件,可古今中外世界上出身卑微的伟人也比比皆是,我们必须学会接受现实。

有的人认为只要有钱了就会好了。但是,实际上有钱人抑郁的多的是,没钱人快乐的也多的很。快不快乐取决于自己。人的时无穷的,如果思想观念不变,即便有了钱,还有会其它更大的新问题等着我们。

有的人认为只要换个环境就会好了。也许,换个新环境会带来暂时的缓解,但由于没有内心观念的改变,同样还会遇到新的问题。

有的人是因为身体得了难治的病。其实身体上的疾病和心理疾病也是一样的,就和发烧一样,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提醒我们内心错了,都只是症状而已。如果我们改变了错误的内心,疾病也就完成了使命,离我们而去。包括传染病,看似随意,实际上没有无缘无故的。

有的人把心理和精神疾病归结于原生家庭。如果相信这个理论,那我们还能有什么希望?那些一个家庭几个孩子,个个性格不同,如何解释?其实,是因为一个家庭的成员容易形成类似的错误的信念系统和思维模式。

有的人把心理和精神疾病归结于遗传,这更是荒唐。谁生下来就有心理和精神疾病?得病之前算什么?这种理论害死人。其实这也是因为一个家庭的成员容易形成类似的错误的信念系统和思维模式。

总之,原因看似各种各样,但都可归结于执着于某有个东西,总事有东西放不下。所以,只要放下了,就什么都好了。

有人说,我不知道我的原因,我是莫名奇妙得的。那怎么可能?你仔细想想,你的的所有负面情绪一定是和某个东西在挂钩,那就是我们的执着。我们脑子里不停的想的东西就是我们的执着。

有的孩子很小就得了心理问题,这也是和执着有关,这个执着很可能与家长教育理念或孩子所处社会关系影响有关,通过耳濡目染,孩子很小就形成了了一些错误观念,让孩子有学习压力,或让孩子产生自卑、攀比等心理。其实有时家长都不了解自己孩子在想什么。

任何痛苦背后一定都有一个执着或,放下执着是解决任何问题的唯一之道。

由于错误的内心,带来负面情绪,进而带来各种身体变化。心是因,身是果,千万不可本末倒置。

我们要改变内心,不要过于追求物质,不要浏览不良网站,不要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人生的意义是奉献。奉献才是快乐之道。

很多家长不但自己观念错误,还把这些错误观念强加给孩子,自己把孩子害了还怨天尤人,还埋怨孩子。

所有的和负面情绪都是负面能量,都会不断纠缠与放大,恶性循环,最终正向能量越来越少,最后甚至发展到以负面能量为荣,以正向能量为耻而毫不自知,这能不带来痛苦吗?这不就是现在社会的普遍现象吗?为什么大多数人活得很痛苦?这就是总根源。只是每个人的表现不一样,有的人身体得病,有人心理得病,有人遭受挫折或灾难等等。

一旦得了所谓心理疾病,我们就开始怨天尤人,就认为自己倒霉,就认为上天不公,都不认为是自己的原因,而把原因归罪于遗传、家庭、环境、贫穷、疾病等,逃避责任,让心理和精神疾病来替自己承担责任。不知错改错,又怎么能好呢?当然,这不是故意的,是没有认识到而已。我们在浑然不知中给自己戴上了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枷锁,并在痛苦中越陷越深。

其实,上天是最公平的。每个人做的错事,都必须要自己承担。如果不愿意承担,就得一直背着。我们很多人都选择了逃避责任,但怎么可能逃避得了呢?

有人去找心理咨询师倾述。倾述本身又是在释放负面能量,这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虽有暂时缓解,但最终还会招致更多痛苦。因为并没有去改变内心,怎么会有用呢?

有人希望靠药物来解决。明明是内心的问题,药物又怎么可以解决呢?这不荒诞吗?还有人希望能别人拉他一把。自己的内心别人怎么可能使上劲呢?内心只能靠自己去改变啊!在负面情绪下会产生各种天马行空的奇葩幻想,别人无论如何都是无法理解的,包括我们的父母。

言归正传,明白了这些所谓心理和精神问题的本质和,所有所谓心理和精神问题自然都会迎刃而解。因为实际上它本身并不存在,当然也就没什么要解决的,去解决它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还会不断恶性循环下去,直至身心无力而绝望。

如何解决呢,首先不要管看起看来无论怎样严重和无法忍受、解决的一切身心痛苦症状,找到它们背后的错误执着,努力把它放下就可以了,这样所有身心痛苦都会消失,人将获得重生,灰暗的天空重新阳关灿烂,人生充满希望、幸福、快乐!

有人说,心理和精神疾病怎么会不存在呢?我们内心煎熬的痛苦多么真实,我们现实面临的问题实实在在,我们就是睡不着觉,我们身上的症状和疾病也是真实的,我的人生就是看不到任何希望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痛苦就是明明存在啊?说不存在不是自欺欺人吗?

是的,对我们来说,一切都是那么真实。我想说的是,这些所谓真实情况都只是结果而已,并非原因,也只是表面现象,并非本质。它们并非一成不变。我们要解决这些所有问题,都必须从根源上入手。大家无论通过心理咨询还是药物治疗,都是在用现象解决现象,用问题解决问题。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不断加重问题。

所有的心理和精神问题,无论什么样的负面情绪,都会表现为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头脑思维,想个不停,吃不下,睡不着,身心疲惫,就想去想明白,结果越想越多,恶性循环,无法控制,直至崩溃。这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能量会逐渐被耗尽,就越来越失去了对自己思维的控制能力,最后甚至连自己的生命都打算放弃,那是身心痛苦和外在障碍都是低能量状态的幻象。在那种能量状态下,就是一个芝麻都变作一座大山把自己压垮。

这种情况下,唯有提升能量才能改变。这个能量,不光是吃饭和休息,更重要的是停止负面能量(负面思维)的侵蚀,不断提升正向能量。就是要必须打破恶性循环,停止思考(我们是永远想不完,也永远想不出结果的),并转向正向思维,积聚正向能量。有了正向能量,就有力量掌控自己的思维,掌控自己生命的一切。有了正向能量,过去那些困扰我们的问题也就由西瓜变成了芝麻。

那么,如何停止头脑思维呢?有人说我们就是控制不住想啊!其实,控制不了头脑就是因为负能量(表现为所有负面情绪)太强大了,我们被负能量所控制了。由于不同人负能量所表现的负面情绪不一样,躯体症状更是千奇百怪,也就有了各种所谓心理和精神问题的病名,其实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只要抓住了本质,所有所谓心理和精神问题自然就不存在了,也根本就不需要去解决,因为没有什么需要解决的。无论我们是什么情况,无论有多严重,无论现实问题多么真实和难以解决,无论躯体上有任何严重,哪怕得了绝症,根源都只有一个,解决办法也只有一个。找到了根源,人生中一切问题都是肥皂泡。

我们活在梦境里,唯有醒来。谁能把梦境解决了?醒来就是,有啥好解决的?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要明白自己错在哪了,要明白没有谁在惩罚我们,都是自己的错。宇宙是最公平的,如果我们错了还能快乐,那才真是没天理了。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的错,不要怨天尤人,只能反省自己。什么原生家庭理论、遗传理论,根本不存在,都是害人的理论。自己的命运是自己做主,不要给自己找任何理由和借口。不要以为是家庭环境原因、是别人欺负我们、是人际关系紧张、没有钱、压力大、身体疾病等等一切现实问题造成的。错了,这些问题也都是现象,都是内心观念错误的结果,和我们的心理和精神问题一样都是同一根源的结果,都是表象,都有一个共同的错误的根。即便这些问题被解决,我们的心理和精神问题照样存在,而且还会出现更大的问题来提醒我们。内心错了,执着太多,太多的放不下,把我们的内心牢牢束缚住了。放下这下执着,解放内心。如果我们非把原因归到所谓心理疾病或家庭、遗传、环境等,那怎么会有希望?

其实,每一个痛苦,都是来提醒我们错了,让我们赶快回头。一旦回头,痛苦就失去了存在价值。我们一天不回头,痛苦就会如影随形。在每一个痛苦的背后,都必有一个执着,或有一个。唯有放下执着,放下才能摆脱痛苦。

过去的已经过去,接纳自己当前面对的一切,这是过去的果实,已经无法改变。未来也不存在,如果不非要执着得到一个好的结果或害怕失去什么,就不会有担忧和恐惧。我们快不快乐取决于自己,只要自己不愿意,也没有人能够伤害到我们。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变错误执着,从当下开始保持正向能量的心念、语言、和行为,不再传播和释负能量,包括家里和互联网上,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家务做起,帮助他人,奉献自己,放下自私自利,放下,放下物欲执着。这些本来就是我们人生的真谛,是幸福的源泉。现在释放负面能量,将来自然结的苦果,现在播下正向能量的种子,我们的未来自然就已经改变,幸福快乐就已经上路了。哪里还会有什么心理和精神问题?哪里还有什么人生问题需要解决?哪里还有痛苦?哪里还有不平?

有的人说,我放不下怎么办?其实,无论多么艰难,没有什么是放不下的。想一想,当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什么都带不走的,不放下也得放下,有什么可以放不下的呢?不放下就得继续背着,继续痛苦,我们别无选择,也没有别人可以帮我们放下。放下的最好方法就是接纳,接纳别人和自己经历的一切,接纳未来一切可能的结果,无论好坏。我们何苦要这么认真,何苦非要与自己过不去,非要不放过自己。在现实中比我们情况糟糕的人多的是,一般人没有当回事,没有拿起来,咱们不但拿了起来,还不愿放下,让我们痛苦不堪。只要放下了就没有痛苦了。要说放不下,痛够了自然就放下了,话糙理不糙。

还有,孩子有问题的父母,求您放过孩子,放下孩子,不要管的太多,别给孩子灌输错误的观念,会害孩子一辈子的。还孩子自由,别给孩子过多压力。互联网一代,少接触电子游戏等一切成瘾东西和所有不良网站,也别再用精神药物残害孩子了!!!

最后,我可以告诉大家,我自己曾经就是一个所谓严重心理疾病的患者,长达二十多年,无论多么的绝望和无助都经历过。现在,我已经重生了。我希望把我用血泪换来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还陷在痛苦的无底深渊中的人走出来。希望能够挽救更多濒临崩溃的家庭和孩子。

最后总结,认为自己存在所谓心理和精神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它,是所有痛苦的真正原因和开始,随着解决的过程,痛苦越来越大。这就是正常人与所谓心理疾病的人的根本区别,正常人没有觉得出现负面情绪和小症状问题,很快就过去的。而我们非要去解决,结果愈演愈烈。其实,不光心理问题,我们人生中的所有所谓现实问题布置上都一样如此,不解决是最好的解决,无为而无不为。由于大多数人活反了,所以很痛苦。

当然,我也知道,处于负面情绪中的朋友对于我说的这些话是难以理解的,但我希望大家静下心来反复阅读,一定会所有启发的。我们在负面情绪中时会有各种负面想法层出不穷,愈演愈烈,常人是无法想象的,这种痛苦和绝望不身临其境也是无法想象的。但是,朋友,我告诉你们,所有这一切都只是幻想而已,千万不要相信那些幻想,赶快回头,向我指的方向走,否则一定会越陷越深。

其实,心理和精神疾病看似凶猛可怕,其实就是一个纸老虎,一旦我们认清了它的面目,它就什么都不是。它的能量是我们在关注它、解决它的过程中给它的。只要我们不理它,它很快就灰飞烟灭。

无论大家有多绝望,无论大家觉得问题多么严重和无法解决,无论大家觉得自己有多特殊。朋友,我告诉你,它就是个肥皂泡而已,千万不要害怕。

只要我们下定决心,放下执着,转向正向能量。这一念一起,我们就已经好了。万事开头难,咬着牙坚持一段时间,会越来越轻松的。一旦你慢慢体悟到了我说的话,你就醒了,并掌握了一把无比锋利的利刃,无论再遇到什么事都能轻松应对。要知道,无论如何,这是唯一能走出来的方向,只能坚持,别无选择,而且走出来也并不需要很长的时间。

我上面的话有些重,是希望能帮到大家,引起大家的警醒,如有不当之处还请你原谅!

有感触的朋友,希望能够多多转发,帮人就是在帮己。

27岁,得了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烦躁阶段

双相情感障碍顾名思义就是在好的情绪在坏情绪两者之间左右摇摆的一种情绪状态,患者上一秒钟精力充沛自信心爆棚,下一秒钟就情绪低落消极厌世,一个词可以概括这个状态,,情感上有两幅面具的“双面人”,患者在两幅面具间来回切换,没人知道你什么时候高兴什么时候大发雷霆,周边人往往敬而远之,所以人际关系也会越来越差!

双相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英文名称为Bipolar Disorder(BP),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临床表现按照发作特点可以分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患者的情绪波动往往非常大,常常会导致人际关系糟糕、工作效率低下,并影响家庭生活,甚至自残,但在本人多年诊疗的经验中发现双相情感障碍因为其往复无常的特征,往往不会引起本人的重视,长期处于双相情感障碍中的患者会把所有的责任归咎为周边的人甚至整个社会,从而形成偏激心理扭曲型人格,也就是俗称的“变态”。

双相情感障碍其本质跟诱发的最根本的成因还是抑郁症,最后躁狂参与进来,也就是临床上说的“躁郁症”从你的描述来看1)首先来自家庭的压力,这种原生家庭带给你这种压力会让你心理上产生一种负罪感。2)工作上的压力,当理想与现实发生的时候,之前潜伏的负罪感就会被加倍放大。3)作息规律,本人在15年的时候被一家IT企业聘为心理咨顾问,抑郁症往往喜好作息不规律的人群,睡眠不足黑白颠倒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而控制人体生物钟的植物神经就是神经递质的组成部分,睡眠不足的人群患上抑郁症的几率比正常作息的人群大三倍以上,所以IT程序员,电商从业人员,炒股都是高发群体。

疗愈方案

海外主流有效的治疗策略为心理疗愈 药物疗愈的方法,针对双相情感障碍通过诸临床验证的认知行为疗法 (CBT)最为有效的心理疗愈方案。CBT常用于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CBT可以通过找出真正导致抑郁和焦虑的原因来教会人们去管理他们的恐惧、焦虑和抑郁症状;人们也能通过CBT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改变自己的认知,CBT的书籍很多,比如最近流行的 NLP心理学,临床催眠疗法,《了凡心疗愈》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迄今帮助了大约1700人走出了抑郁症的阴霾,而你之前做过,这方面的悟性应该比一般人要高很多。

药物疗愈的原理就是平衡神经递质的摄取水平,神经递质有1)5-羟色胺,又名血清素,作为自体活性物质,(5-羟色胺(5-HT)是人脑中有用的一种神经化学物质,它的作用主要是传递神经信息。5-羟色胺可以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功能和生理功能,比如人的喜怒哀乐、睡眠、食欲等。 当5-羟色胺浓度过高时,人会产生过度兴奋现象;如果5-羟色胺浓度过低,又会产生一系列精神和心理上的病态,比如焦虑,惊恐,最主要的是抑郁情绪,从而引发恐怖症、强迫症等。)2)多巴胺(传递快乐)这个可以通过运动获得。3)肾上腺素

在本人长期临床诊疗中一般推荐可以考虑长期使用的药物有丙戊酸钠以及奥氮平,如果药物治疗后病情反复发作症状还不能消除,应该考虑换另一种药物联合使用,育龄妇女不推荐使用丙戊酸钠。

注意复发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反复发作后,病情往往会加重,而导致反复的元凶很大程度上来自睡眠不足,人体生物钟失调,在临床上一般采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来改善睡眠,比如力月西,等,这类药物见效很快,像是就被犯罪分子当做的来用,但是剂量控制不当对人体的伤害也是不可估量的,本人在临床上一般采用比较温和的助眠方案,比如褪黑素,这个大家可能有点陌生,但是只要我说“脑白金”大家可能就有点印象了,可以自行脑补,这个对于睡眠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当然中医疗法也是有必要的,中医在于平衡人体的机能,比如中医里的“酸枣仁”就是很好的天然助眠剂!

同时中医对于情志病肝郁气滞的理论非常符合目前主张的“自然疗法”,比如在《易经》里就提到,人的情志致病主要在于人有“三不”上不在天中不在田下不在人,上不在天就是人没有精神信仰,思想很空虚没有精神寄托,中不在田就是说人脱离了自然界,现代人大多数都住在钢筋混凝土里,就好比是野外的鸟儿被关在笼子里,下不在人就是指人把情绪都压抑积累在自己的内心,没有人分担,借用《了凡心疗愈》的一句话,一个控制的人是压抑的,他一直在压抑。因为他一直在压抑,所以他一直在累积所有的错误。他的整个人生变成一座火山。迟早,或者说是很快的,火山将会爆发--因为你只能容纳到某个限度。你压抑愤怒,你压抑性,你压抑各种的欲求--你能继续压抑多久?你只能容纳这么多。于是有一天它超出你的控制:它爆发了,于是抑郁就不期而至了.......

工作让我抑郁,上班就和上坟一样,感觉每天

感谢题主对头条的信任,看见这个问题,真的为你的坚强,感到欣慰。如此难受,你还在坚持上班,还可以在头条求助。我看见你的强烈的希望改变现状的力量。

不知道,你在工作中到底遇到什么事情,真的希望你早日走出困惑,健康快乐,开心的工作。就所说问题,希望和你分享探讨以下五点:

1 你说,工作让你抑郁,每天很难受,上班和上坟一样。

这样的感觉持续了多长时间,是否影响到饮食和睡眠,工作,是否可以完成正常上班的工作量?

2 你说的抑郁,是自己认为的,还是专业心理医生诊断的?

3 工作让你如此难受,是发生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吗?是工作上的失误,造成的影响,让你感觉在同事或领导面前,很难调整自己的心情,或者是领导当着众人的面批评你,说的话,让你难以释怀?

因为不知道你的详细情况,无法给出具体参考方法。

4 以前,你的工作是否很舒心,只是最近的一件事,影响你的心情,让你难以调整心态面对工作。如果是这样,建议找一个信任的心理咨询师,疏导心结,根据饮食睡眠,心情调整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看心理医生,或者药物治疗。

5 如果你的工作,从上班到现在,你一直不能从同事或者工作中找到快乐,每天都感觉上班难受的如上坟,请仔细想想,是否,你不喜欢你的工作,或者难以胜任工作的难度和强度,不喜欢工作环境或氛围。这种难受,如果你已经尽力了,依然无法适应,并加重影响到你的饮食睡眠了,建议是否可以暂停工作,有针对性的找出原因,看是否可以改善,比如提高工作技能,改善同事关系,领导关系,如果依旧无法适应,建议更换工作。

6 你的健康高于一切。工作,不仅仅是让我们赚钱养家,更要让我们心情愉悦的生活得更美好。

想一想,如果,我们的工作,让自己难受的看不见一点阳光,我们即便挣得再多,钱,也买不了好心情,买不来健康。当身体或心理出现问题,没有健康,无法上班,我们还要花费金钱治疗身体的疼痛,还不一定可以治疗好,那就太得不偿失啦!

试想一下,如果,甲工作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可以乐在其中,工资少一些。

乙工作工资高,你需要加班熬夜,身体难以承受,还有一个苛刻的喜欢谩骂的上司,一如你现在的难受。

你,会选择甲工作,还是乙工作?

当然,工作中,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或者遇到同事,领导的误解,或者工作中出一点差错,这都难以避免,我们总结经验教训,下次注意便好。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