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抑郁症患者的真实感受是什么-离抑郁不远了

抑郁症患者的真实感受是什么

说说我的真实感受。

12年,我的父亲和母亲在一百天之内都离我而去。我和父亲的感情特别好,父亲是忽然就倒下了,两天后就离开了我。而在二老都离开我的同时,我的女儿要结婚了(日子是早都订好了的)。

就这样,在一百天之内,生我的人和我生的人都离开了我。当时我的小儿子还小,和儿子的爸爸关系一直不好,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哭。

想父亲,想妈妈。想要是我如何如何,也许父亲就不会那么快离开我。

似乎那段时间就是让我想二老的,想父母对我们姊妹的付出,但我却没有回报二老。

那时候天天哭,然后就想着要,我的遗书都写好了,告诉女儿,我死后把我的器官捐出去,然后把我埋在父母的墓边。虽然那时儿子还小,但我依然走不出来。

也许是上天怜悯我,在一年半之后,我遇到了一个十五年不见的老朋友,在朋友的帮助下,我慢慢的走出来了。

现在想想那段日子,真的是天昏地暗,雾霾满天,但庆幸我走出来了。

为什么有的人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困难境地都依

这真是个好问题,不过这也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但有一些共同的规律。首先对自己要求特别高追求完美的人容易抑郁。在我从事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是三年的时间里,我遇到了特别多这样的人,有成人有孩子,他们往往是对自己要求特别高,追求完美的人。他们不能容忍自己失败,不能容忍自己做不好。其次向内攻击的人容易抑郁。对自己要求特别高,特别追求完美的人,他们有一点点失败时,他们就开始猛烈的攻击自己,陷入无尽的沮丧挫败的情绪中,“我怎么这么糟糕,我怎么连这一点事情都做不成,为什么别人能做成,我不值得,我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然后又陷入新的一轮的挫败,沮丧,极度焦虑情绪中,一轮一轮的攻击自己,并且攻击的力量一次比一次更大身体实在受不了这种剧烈的攻击,于是就像我们用电时超负荷了,电闸就会自动跳闸一样启动保护机制。身体实在受不了剧烈的自我攻击,于是也启动了保护机制,就是抑郁。第三,抗挫折能力差的人。其实这一点类似第一点就是不允许自己犯错不允许自己失败。他们耐受不了自己的失败和错误,所以当他们有失败和错误时,他们就启动了自我攻击模式,进入第二步,剧烈的自我攻击,导致身体承受不了而启动防护机制,进入抑郁状态。其实抑郁状态是我们身体对我们的一种保护机制,进入到抑郁状态中,这个人完全没有力气做任何事情,有的抑郁症患者甚至连床都起不来。他们陷入绝望,什么都干不了,也停止了对自己的攻击,起码能让这个人活下来。所以抑郁更多的是观点信念等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导致。吃药是有助于缓解,但想要完全康复还是要借助心理咨询,并且是长程的心理咨询,来调整这个人的认知模式就是观点信念,以及行为模式,其实最后就是心理重建,人格重建的过程。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我尊重每一位和我观点不同的人,以及你们的每一个观点。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我尊重每一位和我观点不同的人,以及你们的每一个观点。

会有人愿意接受抑郁症患者吗

谢谢

谈点个人看法,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并不是精神病,抑郁症患者比正常人的思维要敏感许多,不存在思维混乱的问题。所以抑郁症患者不仅可以结婚,照样可以生孩子的。对抑郁症的认识要科学,药物治疗后并不影响正常的生活。我患比较重的抑郁症,结婚生子一样也没有少,吃药控制住后依然在工作岗位上(脑力劳动)到退休。

对于抑郁患者,我应该怎样跟他沟通交流,如

对抑郁患者尽量避免说的话:

  • “你要振作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想开点就没事了”。
  • “你有那么多优点,还有什么好抑郁的呢?”
  • “生活多么美好,为什么会想不开要呢?”
  • “你就是太脆弱了,坚强点就好了!”
  • “我不明白你为啥难受,哪里难受?不是都好好的吗?”

对抑郁患者可以说的话:

  • “抑郁不是你的错,别自责,虽然我可能不太理解,但是你可以把你的感受说给我听,我会在你身边陪着你。”
  • “我懂得你的不容易。”
  • “我无法想象患病是什么样子,那必定是非常困难和孤独的经历”
  • “抑郁症的发病终将过去,我们可以一起走出来。”
  • 总体来说,走近抑郁者的内心并不容易,但只要你有耐心,还是很有可能的。此时,抑郁者将不会那么孤单,抑郁的康复也变得不再遥远。

抑郁症患者的真实感受是什么

抑郁症并不可怕,喜欢她就应该陪伴她,如果逃避可能是不够喜欢。

抑郁症患者,只要按医生的吩咐按时按量服药,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但身边也需要有人给予她温暖和安慰。

为什么有的人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困难境地都依

1. 陪伴

陪伴他们是很重要的帮助。你不用说话或提供劝告,也不管他们如何反应,就是陪伴他们,会给他们感受到很大的温暖,安稳和接纳。今天的世界中,能给予别人时间是多么宝贵的服侍。对于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在生活料理上也需要给予帮助。

2. 不要表同情和可怜

他们已经在自怜之中,不要表示你的同情,使他们更陷入自怜或进一步掩饰自己。也不要谴责和定罪,他们需要体谅,理解和同感心。

3. 助他们在心中升起希望

他们在无望与绝望中,消极,不知所从,目标已毁灭,专注于失败和无望,把自己的处境看得比实际的更黑暗。所以,特别需要从圣经的话和神的应许中让他们看见神的爱,给他们看见能解决他们的问题,能旷野开道路,沙漠开江河的盼望景象,给予他们慈爱,温柔的鼓舞和力量,帮助他们重燃希望。

4. 柔和聆听与鼓励而不争论

抑郁的人很敏感和情绪化,又十分软弱脆弱,易受伤害。他们就如一张薄如蝉翼的纸,非常容易被刺破,破裂,破碎。但当他们情绪激动和愤怒时,又是多么令人恐怖,对周围的人具有很大的损伤力。他们也很容易因失败和消极产生防御机能,保护自己,封闭退缩。他们可能对你不信,怀疑,甚至对你的话和信心感到憎恶。所以,需要多鼓励他们分享和倾诉,不要与他们理论争论,或急于给予解答和建议,更不要对他们过于强硬。要体谅,温柔,耐心,和缓。多聆听,多鼓励,多肯定。

5. 帮助他们的心思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其他事物上

抑郁的人的标记之一是在心思上专注自己身上,光看见自己的软弱和难处。所以,需要帮助他们看到周围人们的需要,看到神在人身上的福音使命,特别要能看到神的作为和神的国度与荣耀。

6. 试着鼓励他们参加活动

帮助,安排,带着和扶持他们参与他们喜爱的力所能及的活动,运动和事奉,这对他们的身体,心情以及保持与人的关系都非常有益。许多抑郁的人怕阳光,所以需要特别鼓励他们到阳光底下活动。

7. 帮助他们逐渐恢复正常的工作

这点要小心而行。因为太大工作压力可能就是抑郁的原因。但给予他们一定的适量的工作责任,会帮助建立他们的信心和自身价值感,也给予他们的注意力和精力的应用。

8. 不要太喧哗欢快和兴奋

虽然欢快地赞美神可以使人心灵得更新和喜乐,但要小心,抑郁的人在一个阶段可能对那些太喧哗雀跃的人和事会感厌烦。如圣洁所说:“对伤心的人唱歌,就如冷天服,又如碱上倒醋”。

9. 带领他们进入神的道中

没有什么比得上神的话语和应许更能开解一个抑郁的人。可惜的是抑郁者常对神有愤怒和怀疑,结果使他们失去了对他们的情绪问题的唯一解救途径。如果他们肯让你为他们读一段圣经,就不要迟延。也需要引导他们自己读经,特别是圣经诗篇中那些称为哀歌的篇章。从那些饱经忧患的人的生命篇章中,抑郁者可以看到他们自己,学会如何到神面前倾心吐意,祈求拯救和医治,力量和平安。如果抑郁者还没有信主,带领他们悔改,信靠耶稣,领受神的爱和恩典,得赦罪和饶恕,是走出抑郁的开始。

10. 与他们一同祷告

抑郁的人会愿意你为他们祷告,也常会愿意与你一同祷告,而且,常希望祷告带领奇迹和生机。所以,首先不是得医治的祷告,而是要与他们一起做感恩祷告,使他们的心专注和思想神藉着主耶稣十架救恩的爱和恩典,感恩带领喜乐和平安。也要带领他们在祷告中与神亲近,体会神的心。与神的关系和生命对了,才能带来真正的医治。小心在祷告中不要试图告诉,劝告,指责和定罪,让圣灵去作光照,责备,更新和引导的工作。

关注三线小医同名,专业医生给你专业意见。

会有人愿意接受抑郁症患者吗

比较累。因为他或她情绪低落,爱理不理的,更没有表情。但如果你看上他或她,就好好的爱他或她,因为他或她本不是这样的,因此要理解他或她的病情和反应,这样他或她会更快的恢复健康,他或她会很好的感激你,到时会以身相许的,因为他或她知道你是好人,是他或她的依靠,这正是一个考验。

对于抑郁患者,我应该怎样跟他沟通交流,如

每个人都会有这种情况,我也有。只有自己走出来。把一切都往好处想,看的很平常。出去走走,找朋友谈谈心,让自己把心情分开。让自己做个快乐的人,好远就会伴随着你。

你会和患有抑郁症的姑娘恋爱吗

我曾经是一个抑郁症患者,大概在去年冬季的时候开始发作的的,体重从178斤逐渐掉到140斤!整晚整晚的失眠!那种整天头痛,哈欠连天,无神呆滞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我自我总结原因有几个方面:1.遗传!我父亲是抑郁性格!我母亲有焦虑性格!2.老婆生下女儿后的一系列变化。老婆本身有强迫症遗传,一开始还好,后面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女儿出生后的重度洁癖让我苦恼不已!(我是个随性的人)这过程中与老婆经常性吵架,冷战,分居!

直到今年夏天开始,我开始在朋友的带领下打羽毛球,由于我身高挺高,运动天赋较好,进步非常快,渐渐的找到了乐趣,慢慢的与老婆耐心沟通,彼此宽容!一起陪伴女儿的成长!最终非常幸运的走出了抑郁的灰色时光!

所以,我个人总结想要治好抑郁症,最有效的方法是正视病情,耐心沟通,取得身边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努力走出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努力坚持,在兴趣中找到成就感!

希望对仍然被抑郁症困扰的朋友有用!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