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抑郁症是聪明的人得的吗-抑郁症数据统计图表

抑郁症是聪明的人得的吗

病情分析:抑郁症使人对平时被视为很重要的事情漠不关心。你可能不得不强迫自己完成该做的事情。甚至对一桩小事情似乎也是一种负担。

很多抑郁症患者说自己是厌烦和懒惰的;尽管他们无睡眠问题,他们还总是感到疲劳。性趣减弱也很普遍。意见建议:自我调养对尽早康复也至关重要。

做最感兴趣的事。如果事业上没有获得成功,想办法增进自己的技能,从最感兴趣的事入手;或者再寻找其他成功的机会。有计划地做些能够获得快乐和自信的活动,尤其在周末,譬如打扫房间、骑赛车、写信、听音乐、逛街等。

线上问答内容仅为参考,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达到24.6%,为什

谢谢平台邀请

您好我是心理咨询师杜媛媛,以下就几方面为您详细解答,有任何问题欢迎私信我。

昨天也就是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21年的主题就是有关于青少年精神心理健康的,去年,我们也发布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足以证明现在青少年抑郁问题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这跟父母的教育有一定关系,毕竟目前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生育率下滑,离婚率升高。这样用循环链看问题就明白了,本质上是亲子关系、家校关系出了问题。另外物质水平丰富的今天,精神健康教育还是讳莫如深,病耻感造就了很多抑郁人群不说不诊不治疗。

而且目前成年人因外界环境罹患抑郁的概率增大,抑郁会遗传。这也是青少年抑郁症高发的原因。另外其实孩子没有我们想的复杂,很多孩子只是一时冲动,他们没见过更广阔的世界,没有完善的三观。如果父母教育再出现问题,很容易产生、自伤行为。

第三个22~35岁都属于青年组,上有老下有小,996,各种贷款。我见过太多抑郁人群,如今社会性焦虑范围太广,何况科技发达,之前没有被重视,数据也没有被公布。近年来引起重视,数据得以公布。

以上几个方面共同造就了这一原因。

抑郁症在我国发生率已很高,为什么得不到足

因为过多关注经济增速发展,而忽略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

而且我国精神卫生健康工作力量较为薄弱,体现在心理门诊少,专业队伍不足,从业人员待遇低等。

做抑郁自测表,可以确诊抑郁吗

以前做过抑郁症自测,比如贝克抑郁症测量表。要是我的记忆力没有出错,一般抑郁症测量表在最开始都会写上这么一句话:

注意:量表结果仅供参考,不能代替医生面诊!

这句话非常非常重要!非常非常重要!非常非常重要!

更何况,人有时候处于压抑/负面等情绪状况的时候,别人(比如自测表神马的)对他们情况表示肯定,会让他们陷入一种误区里,以至于越来越差。

我以前还看过这样一篇报道,说是一个小男孩被他的母亲带去看心理医生,因为小男孩说自己有抑郁症。医生挺纳闷,就问他是怎么知道的。然后小孩子说,自己做过测试,里面的情况符合他的现状,所以他肯定得了抑郁症。

更何况「确诊」这个词不适合你用啊!

所以如果你真的觉得自己有抑郁症,找个专业的医生确定一下。不要杯弓蛇影,自己吓自己。

抑郁,也就一个情绪而已,为什么现在这么多

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因为我没有得过抑郁症。抑郁,是一个情绪问题。不知道患上抑郁症为什么想不开看不开要去,这个问题要患上抑郁症的人才会知道答案。其实人生是短暂的,要好好珍惜过好每一天。顺其自然该怎么过就怎么过,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保持乐观的心态过完一生就行了。


得抑郁症都是哪类人比较多

说起“得抑郁症哪类人比较多”这个问题,我自己不是心理医生哈,就结合自己生活中的真实经历,来和大家探讨一下吧。

现在生活中,得抑郁症的人真的不少。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性格内向、比较孤僻的人或者是人生比较失败的loser容易得抑郁症,其实现在看来并非如此。

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致病因素非常多元而复杂,包括:性格、环境、疾病和个人境遇等等。

其中,性格是导致抑郁症的基础因素,是我们必须首先关注的。

比如说,性格自闭、不爱交流的人抑郁的概率肯定大过性格豁达、开朗乐观的人。

其次,对于老年人来说,身体出现慢性基础性疾病,也会极大地影响心理健康。

比如,我爸患糖尿病很多年了,随着年纪越大,血糖越高,脾气也是愈发暴躁,有一阵子由于血糖居高不下,竟然真的有些抑郁了。

我带他去看心理医生,医生除了做一些简单的心理疏导之外,反复和我强调:一定要想办法把你爸的血糖控制好。

于是,我们就马上去看内分泌科,医生给爸爸打了胰岛素,并让他住院一周治疗调理,这才终于把血糖控制降了一下来。果然,爸爸血糖稳定了之后,心情也好了很多,抑郁症状不治而愈。

此外,环境对一个人情绪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举个例子,我的一个老领导,原本性格十分开朗,待人极其谦和,事业也非常成功,堪称是一个人生赢家。后来,他老婆突然得了一种非常凶险的癌症,彻底改变了这位老领导的性格。

领导夫人的病非常严重,除了必须时时陪护在身边之外,还要做化疗、放疗、靶向等费钱又痛苦的治疗。她自己得这种病,本来心情就极为沮丧,又要经历各种生不如死的治疗,所以脾气难免恶劣。

所以,我的老领导,既要负担昂贵的医药费,又要承受照顾重症病人的辛苦,还要忍受夫人的坏脾气,精神压力、经济压力、身体压力爆棚,不到一年,整个人就陷入重度抑郁中。

最近一次,在单位看到他,整个人都呆呆的,全不见往日的神采,逢人便说“自己好想死”,真的超级可怜!可见,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有多大啊。

最后,来聊一聊个人境遇导致抑郁的案例。

其实从小到大,身边就有很多因为失恋而的抑郁症甚至的事情。

比如,我幼儿园同学的大姐,是一个非常聪明美丽的女孩,一路读到北大,一直是我们心目中“别人家的孩子”。谁知道,在北京大学读了两年,突然就退学了。每天在家里,不是昏睡就是大哭。后来才知道,原来她在大学里谈了一个男朋友,结果被甩了,整个人就不好了。

因为失恋,这个姐姐重度抑郁了,后来精神彻底奔溃了,变成了精神病。所以,感情等个人境遇上遭受重大打击,不仅经常会导致抑郁症,甚至会发展为更严重的精神疾病。

其实,这个世界,没有那个成年人生活得容易的。从小到大,我们要经受原生家庭的伤痛,接受职场社畜的境遇,承受来自社会、工作、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轻度抑郁的时候。

那么,当我们感到抑郁的时候,自己该怎么调节呢?

第一,多和人倾诉

不要自闭,把满腔的负能量闷在心里,会憋成内伤的。

适当的时候,找关系好、信得过的亲人或朋友聊聊,他们会给你安慰,说不定还会帮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呢。

第二,多看书

英国小说家毛姆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一本好书,可以让你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它就如同一束光,能够瞬间照亮人生的至暗时刻,给黑暗苦闷的生活带来些许光明和快乐。

它就像一根救命稻草,能够将你从各种不幸的泥潭里拉出来,充实你的内心,强大你的力量,让你在狂风暴雨中站稳脚跟,安度好现在和未来。

当你感到抑郁的时候,尝试着读一本书,让书中的故事和道理启迪你、治愈你。

第三,多出去走走

既然已经抑郁了,就不要闷在家里了。

多出去走走,亲近一下大自然,参加一些户外运动,给自己增加一点多巴胺,心情就会变好一些。

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多出去旅游。

世界这么大,你得去看看。一个人只有看过了世界,了解了人间疾苦,才会反过来更加认识自己。

当你知道“众生皆苦”,自己的这点儿苦就真的不算什么了,说不定抑郁症就好了。

人生本是一场旅行,很多人在旅途中认识了自己,治愈了自己!

抑郁症到底有多高的死亡率

这个要看个人,轻的话可以用药物控制,抑郁症真的很难受,会感觉全身都很疼,喘不上气,想要轻生,严重的话....除非对世界充满希望,不然可能就没救了

抑郁症患者有自卫能力吗

先说结论:抑郁症患者是具有自卫能力的。

当然也要看你所说的自卫能力的定义是什么。我所理解的自卫能力是指一个人在遇到一些安全事件时,比如说抢劫、打架这类的事情,拥有一定的智慧和能力进行反击和躲避,从而保证自己的安全。

他们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即为成功自卫。

抑郁症患者具有自卫能力

或许我们会觉得抑郁症患者整日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显得很软弱,很无助,或许我们会觉得他们是脆弱的。但是抑郁症尽管影响了他们的情绪状态,却没有影响他们的智力。他们仍然具有正常的认知能力。

当地震、家暴来袭时他们依然有足够的反应能力去采取措施躲避。事实上他们甚至比普通人还要敏感,更容易察觉到危险。

考虑到他们的状态,在应对危险时有以下两种可能:

1.激烈反抗甚至主动攻击。抑郁症患者比普通人还要敏感,他们也因为病症的影响情绪更加不稳定。因此他们甚至比普通人更具有攻击性,压抑的情绪一旦被刺激到必将化成无比激烈的怒火。

2.放弃抵抗。因为抑郁症患者长期受到疾病的折磨,他们有些人对生活无比厌弃,甚至有自残和的倾向。因此在遇到安全事件的时候他们可能会选择放弃抵抗。因为他们已经不再珍惜自己的生命了。

但是哪怕是患者停止抵抗,逆来顺受,依然不代表他们没有自卫能力,而是他们放弃了自卫。这一点希望大家注意。

如何面对抑郁症患者?

尽管抑郁症患者有自卫能力,但是我想我们还是要保护好他们。他们已经如此痛苦,我们为什么要再给他们增加风险呢?我们应该尽可能让他们处于一个安全的场所,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安全的场所。

除此之外,我们应当把他们当做正常人对待,他们和我们是平等的,我们应该对他们多一些宽容和理解。没错他们比普通人更具有攻击性,那么我们就应该减少给他们的刺激。

爱他们,对抑郁症患者表达自己的善意,才是他们最需要的。

当今社会为什么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

是的,越来越多,越来越低龄化。

家有十七岁女儿抑郁症。

网上挂号靠抢,住院病床必须预约等待。

随机住进一间六人病房,竟然有一半是老乡。

住院时,先见到一个九岁的男孩子,后来又来了一位八岁的男孩。评论区有位网友说她七岁的小孙子焦虑症,上不了学。

房东的儿子正上小学一年级,她正斗志昂扬、信心满满地要使劲鸡娃。因为不鸡娃的话,就上不了重点高中。上不了重点高中,就上不了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人生就全完了。

在她的眼里,上职高、技校的孩子,只能进厂当流水线工人,挣钱少,劳动强度大,完全是无法接受的失败人生。

为了孩子美好的未来,让孩子辛苦十几年,少游戏娱乐,尽量把时间用在学习上,是完全值得的。

这也许就是抑郁症的根源之一吧。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