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厌食症与焦虑症的区别-抑郁症拒食的护理措施

厌食症与焦虑症的区别

厌食症初步体现为呕吐,拒食或过分节食,饥饿但拒绝进食。而焦虑症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坐立不安,失眠,严重情绪障碍,抑郁,入睡困难,考试焦虑。有恐慌的预感,整天心烦意乱、忧心忡忡,坐卧不宁。

现在抑郁症专科医院都有物理治疗,对抑郁症

说一下我们医院目前的情况吧。抑郁症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三种。其中现代医学的共识抑郁症的治疗主体一定是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可以是辅助治疗手段,而物理治疗是目前兴起的一种治疗方法,其中包括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和经颅磁刺激治疗。其中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尤其对顽固拒食及顽固轻生的患者有着很好的效果,往往3-4次治疗后患者抑郁症状就会有十分显著的改善。而经颅磁刺激对失眠和焦虑情绪效果较好,对抑郁情绪也会有一定改善。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经颅磁刺激治疗

物理治疗这么好为什么不能成为主要治疗手段呢?首先无抽搐电休克必须在全身麻醉的条件下进行,而我们都知道全麻是存在麻醉风险的,所以治疗需要家属承担治疗风险,而且物理治疗只对急性期患者有效,不能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再有还要考虑经济负担问题,所以不能作为主要治疗手段。

在医院接受物理治疗时都会被告知同时进行药物治疗,足见药物治疗在抑郁症治疗中主体地位。套用一句玩笑话“药不能停”

在护理有精神症的病人时应注意哪些护理

精神症患者大多数缺乏自知力,否认有病,不能积极配合治疗,不能主动叙述病情,对病情的了解主要靠护理人员的观察。虽然大多数病人躯体状况良好,但不少病人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可造成自身的伤害和伤害他人。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警惕性和责任感,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针对病人的特点和存在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患于未然,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1 了解精神症患者易出现的问题
作为一名精神科护士,首先必须了解并熟悉科里的每一名患者,特别是一些严重的患者,诸如精神症患者,做到知根知底,心里有数。精神科患者,特别是精神症患者,往往是精神极不稳定或者丧失理智,极易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
1.1 、自伤。处于明显抑郁、焦虑或在相应的妄想和幻觉影响下,极易发生行为。
1.2 兴奋躁动。是精神症病人的常见症状。是指患者的整个精神活动处于高度兴奋、活动状态。
1.3 外走。因自知力缺失,不愿住院接受治疗或受幻觉、妄想支配,以及不适应住院的环境,思念亲人等而出现外走。
1.4 饮食障碍。是常见的一种本能行为障碍。常出现拒食、乱食、暴饮暴食等。
1.5 木僵。木僵状态是较深的精神运动抑制,多见于紧张型精神症。
1.6 有发生意外的可能。由于妄想支配病人思维、情感行为所致。
1.7 睡眠障碍。由于兴奋、抑郁、紧张、幻觉妄想等症状支配,容易出现失眠、睡眠倒错、嗜睡等。
1.8 拒药、藏药。病人不承认有病、拒绝服药,且有藏药行为,或作为工具。
1.9躯体不适。由于治疗反应所致,表现为锥体外系反应,性低血压,粒细胞减少症等。
1.10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由于精神障碍和治疗反应所致。表现为不知清洁,甚至不能料理个人生活。
2 不断完善、规范护理行为,严格遵照标准
2.1 熟悉每一名病人,特别是新入院病人的病情,根据病情合理安排病室。对于兴奋躁动,有、伤人、外走、毁物倾向的病人,应重点防护,派专人监护,严防意外发生,必要时可以约束管理,以减少意外的发生,但必须征得家属的同意,避免护患矛盾;对症状丰富,情感欣快病人,宜安排在病床比较少的病室,条件允许可以安排单间,避免影响他人休息,影响其他患者的病情;对患有躯体合并症,老年、儿童患者,宜安排在医护办公室附近,便于观察和照顾。
2.2 认真细致的询问病人的病史并做好相应检查,以便了解患者的兴趣、习惯、爱好。从细小处着手,逐渐取得患者的信任,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方便护理工作的开展和对患者病情的了解。
2.3 对意识清晰,生活能自理的病人,要多鼓励关心,让其熟悉周围环境和同室病友,帮助其重新建立生活信心,尽快适应医院的生活,并逐渐融入到社会中去。
2.4 对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社会、家属恐惧和放弃的病人,要细心照顾,帮助其处理好个人卫生,如洗澡、理发、、灭虱等,让病人感到舒适和亲切,也防止对同病室的病人造成影响。
2.5 随时密切观察病情。精神症患者由于自知力缺失,行为不受控制,易怒,病情极易出现反复。因此,护理人员要密切注意患者的言行举止,但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时,要及时进行询问并了解情况,防止意外发生。
2.6 保证病人遵照医嘱服药,防止出现用错药的现象,确保用药安全,做好药物疗效观察及副作用处理。
3 尊重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精神症患者只是缺乏自知力,不认为自身有病,但并不是完全丧失了自我意识,因此,精神症患者更需要得到尊重。护理人员必须把病人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来对待,给予病人完整的身心护理,而不是讥笑、呵斥、打骂病人;对于病人的异常行为要表现出理解、容忍;掌握与病人的沟通技巧,多给予病人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重新建立信心;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让病人体会到家一般的温暖;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护理能力、良好的护理作风、庄重的举止、和蔼的态度获得病人及家属的新人、理解、支持,以减少护患矛盾。
总之,对于精神症患者,护理工作人员更多的是应该给予关心和尊重,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必要的心里疏导是必不可少的,这可以更好的帮助病人认识疾病,减少恐惧,从而更好的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有心理疾病吗

谢谢,旧石器时代在距今250到300万年前~一万年前,分为早中晚期,那时候的人智力还在进化过程中。谈到心理疾病,我仔细观察过猫,狗,鼠,鱼~,除鱼外前者会在外界的影响下产生明显的心理疾病,拿狗来说吧,如果被弄伤,或是随着主人的离开或是辞世,狗会明显产生抑郁情绪,表现为拒食,烦躁,不安;如果把一直白鼠(大白鼠)丢进蛇窝,在没被吃掉之前,鼠会惊恐发作样,表现为不安,挠痒痒,乱窜……综上所述,无论人类处于哪个时期,只要大脑发育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有情绪,而一旦有了情绪,就会产生比如抑郁,恐惧,焦虑等心理疾病~

除了吃药,抑郁症还有别的选择吗

我是一名重度抑郁症焦虑症的康复者。之前我吃了3年的药都没有好甚至更严重了,副作用越吃越多。我现在差不多一年没吃药了。通过正能量的实践和学习,改变了自己的错误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慢慢的就会好。现在生活、工作都快乐幸福。

如何让自己从抑郁的状态中脱离

如何从抑郁的状态走出来,建议寻求心理学方面专业人士帮助。

在我国,主要有三类情况。一类是在医疗机构工作的精神科医师。精神科医师侧重通过药物来干预大脑的活动,实现对感知觉、思维、情绪、意志和行为的调节。所以,他们是依据《精神卫生法》,唯一具有处方权和诊断权,可以对病人进行诊断,运用药物和其他治疗手段来进行治疗的专业人士。

在医疗机构中工作的,还有另外一类专业人士,被称为心理治疗师。他们不是医生,但受过系统的心理治疗的训练,主要通过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来帮助病人。

第三类专业人士是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是心理学背景的专业人士,他们受到过不同程度的心理学,特别是临床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的训练,主要通过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帮助来访者。他们不是医生,没有处方权,也没有诊断权。

如果一个人在抑郁的时候不能走出来,建议首先去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因为他可以给出一个合法的、科学的诊断,看来访者是否已经到了需要治疗或咨询的程度。

然后,来访者可以在接受精神科医生药物治疗的同时,去接受心理治疗或者心理咨询,处理深层的心理创伤。

心理工作者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盏灯,帮助来访者照亮自己和前行的道路,也就是帮助他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痛苦及其原因,然后扶着他一点一点,从内心的黑暗和痛苦中走出来。但最终,来访者要抛开拐棍儿,自己继续自己的人生。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