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家庭心理 > 家庭关系

抑郁症的人带孩子会怎么样-应该怎样照顾抑郁症患者?

抑郁症的人带孩子会怎么样

抑郁症不适合带孩子,他(她)会不时有一些轻生的念头,恐殃及孩子。另外抑郁症往往都伴随着强迫症,他(她)们在桥上、阳台上、水边等危险地带会不由自主产生怪异的念头,一旦失手,后果不堪设想,国内已经有过类似报道。(“悟空问答”邀!)

在家带孩子。抑郁了,怎么办

如果你每天面对的都是孩子的吃喝拉撒,下班疲倦的老公,是个人就会抑郁。

可以在这些事情中变化出一些花样,小孩的吃喝拉撒,去菜市场,去学校,去商场,都可以找到同类,可以认识几个菜场老板,每天可以随口聊一聊,经常光顾下菜摊。去学校可以认识几个脾气秉性相投的家长,肯定有跟你一样全职在家的妈妈,可以一起搞搞副业也不错。

把心思也分出来一点给自己,让自己可以有人可交流,生活有新鲜感,处处有希望

孩子得了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等

找一个空间让她(他)独存,别陷制太大,让她(他)自己找康复的根源。短期都会难接受,适着开导,慢慢顺心。找出一种坚强的自信,为自己输通才行,靠药只是一种治慰难以占胜。滔滔延计生,恐怕数不成,盗走千万罪,守住。一起出生入海能,沉默时欣慰,给着一份心成自己认,占胜,清写着每一天的出生。

一个抑郁症的母亲到底该怎么办,面对生活面

这种情况压根就不该生孩子,又不是把他们生到这世界上来受罪的

轻度抑郁症患者如何照顾两个月大的宝宝

您好!谢谢邀请!

如果诊断结果是轻度抑郁,要根据医嘱,看能否照顾自己的宝宝,如果可以的话,说明你的情绪状态和行为能力还算稳定。但作为新妈妈,有抑郁症状,又要照顾好孩子,确实很有挑战,你能够主动求助,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得好。

1.主动调整自己的情绪。尽可能多的和孩子互动。一岁以内是孩子依恋产生的重要时期,通过抚摸、抱孩子、和孩子说话,都可以让你的注意力转移,有助于你情绪调整。

2.关注孩子的变化。两个月大的宝宝,每天都会有一些小变化,小小的成长会给你信心,让你看到做妈妈的动力和价值。

3.当遇到孩子的问题你不能应对时,先调整自己的情绪,深呼吸放松,慢慢平静后,告诉自己:新妈妈的职责就是学习,没有人天生就会处理这些问题,你也是。只要不断学习,就可以越做越好。

4.即使带孩子,也要坚持做做瑜伽,或轻度运动,让自己的身体保持活力,也有助于身体恢复。更有助于自己信心的提升。

5.记录孩子的成长日记,为自己进行一天生活的小规划,让每一天在记录和规划中更有条理。

陪伴抑郁症的人该怎么做

抑郁症患者身边总会有一些热心的亲友,这些亲友一般都会比较焦虑,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来更好的陪伴身边的抑郁症患者。他们常常一边不知所措一边又急着想要将对方从忧郁的山谷中拉出来,用尽苦心的去开导,但往往到最后会弄得双方都疲惫不堪,甚至会造成双方的情感伤害。面对身边的抑郁症患者,亲友们都喜欢把这些话挂在嘴边:“不要想那么多就好了,多往好的地方想想”、“多出来走走,什么病都会好的”、“你要像我一样,我以前也是这样整天郁郁寡欢,但是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药,放心吧,过几天你就会没事的”、“要努力,加油,你可以靠自己走出来的,你什么大风大浪没经历过,这些难不倒你!”。在平常人看来这是多么好的鼓励人和安慰人的话,但是这些话可能比较适用在教导还没有生病的人如何正面去思考,对于预防负面情绪的确有帮助。然而却容易在抑郁者心里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压力和伤害,甚至他们听了这些“安慰”的话以后更会觉得自己很糟糕,“朋友们是多么的支持我啊,怎么我一直都在辜负他们呢?他们热心的建议为什么我就是做不到呢?”于是抑郁患者们更会把自己封闭起来,因为他们会发现身边的亲友们一点都不理解自己,也不想再给他们增添麻烦,最后他们只会越来越感到绝望,直到发展到重度抑郁,这个时候也就意味着离死亡不远了。抑郁症常常是人们在长期积累的压力和伤痛得不到很好的发泄下产生的,也是在内心中体现出来的一种外在表现,所以,也可以说抑郁症是为了缓解人们内心的。很多人只要不开心了就喜欢说自己抑郁了,但是不开心和抑郁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正常下的不开心可能通过朋友的开导和一些安慰的话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缓解,但是抑郁需要的却是更专业的聆听和陪伴。因此,亲友们能为抑郁症患者们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不是给一两句自认为很好的安慰,而是去帮助他们获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甚至可能还涉及到鼓励他们去接受治疗、帮助他们和专业的医生或心理咨询师预约、陪伴他们去看诊,学习如何去聆听他们的心声,定期邀请和陪同他们一起参加一些室内和户外的活动,当然最初的时候他们可能会拒绝你的邀请,但适当的温柔的坚持也是很有必要的。不要责怪抑郁症患者是假装生病,也不要期待他们会突然的振作起来。事实上,只要经过专业的心理和药物治疗,即使是重度抑郁的患者都能好转起来。亲友们要先建立起信心,并把这份信心通过行动和感受传达给身边的抑郁患者,告诉他们:“我们会一直在你身边陪伴你,帮助你,让我们一起走出抑郁的阴霾”。

看到这里一定是比较满意小编所写的,顺便关注小编吧持续更新!

抑郁症的孩子要怎样才能恢复以往的样子

1.亲近大自然。经常带着孩子去农村看看。那满眼的绿色真的很有治愈力,因为那是生命勃发的样子。还有田野的风、清澈的水、翻卷着的褐色土地,都会带给心灵最本真的洗礼。

2.聆听舒缓的音乐。让全身心放松,闭目回想,回到从前。

3.走出去,走到人群中去。打开心扉,与人交流。迈出这一步,就会增加自信。有了自信,就能步入良性循环。就能抛开阴郁,走向阳光!

以上,是我的心路历程。希望有所帮助。

如何陪伴和帮助抑郁症患者

全球共有约4亿人患有抑郁症,少于25%的患者会寻求有效的治疗;约有9000万人患有抑郁症,抑郁症患者接受治疗的大概只有8%。【1】

每年有20多万人因抑郁症。

人们对抑郁症的误解、病耻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抑郁症患者的如此低的就诊率。

很多人并不了解什么是抑郁症。

没有任何关于抑郁症的科普被纳入到我们的必修教育体系中,所以人们会倾向用已知的经验去做联想和判断:把听来的抑郁症的表现(情绪低落、失眠、不愿意社交等等)和由于性格内向、脆弱、想太多导致的负面情绪联系起来,甚至是划上等号。

“因为抑郁症,我受了整整6年的苦,其中最痛苦的两年,是我还不知道‘抑郁症’是什么的时候。”——杨坤

有一个人曾这样描述自己得了抑郁症的感觉:

就像是……跌进了一个深不见底、没有绳子没有梯子的黑洞中,一点力气也没有,很绝望。偶尔上面的洞口路过几个人,会朝底下的我喊:你赶紧上来啊,以我的经验,这洞不会太深,你就是把自己吓的,别把它想的太可怕~ 你用点心、努努力肯定能上来的!

“我被世界抛弃了?”

得了抑郁症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病耻感:会自我歧视,会开始思考:因为我不坚强、太矫情吗?还是社会的价值观、大家的认识都错了呢?

一个人对抗一群人?太难。

所以为了不被“歧视”,很多人会隐瞒自己的病情,或者否认自己得了抑郁症。

希望你和我,我们一起都能够成为促进这理解和进步的一小环。

  • 抑郁症是什么

  • 抑郁症的症状

  • 发病原因

  • 抑郁症诊断和救助

  • 抑郁症的治疗

  • 如何帮助身边的的抑郁症朋友

抑郁症是一类(而不只是单一种)复杂疾病,有生理易感性基础,与后天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人体表现出的一系列“抑郁症状”的持续动态过程。

1、情绪持续化低落。觉得空虚,没有价值感。

人们对抑郁症有一点小小的误会,总是以为抑郁症的患者每天都是“难过”、“伤心”的。实则不然。有一些抑郁症患者,更准确的描述是:觉得空虚、毫无价值感。而“抑郁”的反义词也并非“高兴”,而是“有生命力”。

这个“持续”,其意义更多的是,每天都是这个样子。

2、对周围一切事物都失去兴趣。

重点是,对一切事物都失去兴趣。我们一般会问来访者,说,你平时喜欢做什么?周末喜欢干嘛?典型的抑郁症来访者会说,我以前还去打球,现在提不起兴趣了……好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了。

而我有些朋友,跟我叽喳许久,声泪俱下,说自己对什么都没什么兴趣了。收拾包时候,忽然两眼放光,说,我带你去吃雍和宫附近的泰国菜,超好吃!

3、食欲激增/丧失,体重明显变化。

人的情绪总是跟食欲有关。更严格的诊断是,体重在一个月内有超过5%的变化。

刻意减肥、增肥并不计入。

更意外的是,有些抑郁症的来访者,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面,并不能感受到自己体重真的有变化。

4、睡眠出现问题,失眠/嗜睡。

很多人最初来到咨询室,不会说“我抑郁了”,而常常会说“我最近晚上失眠”。有一个研究说,失眠有三个阶段。第一个是你很难入睡,而后会发展为夜里反复醒来,第三个阶段是早醒无法入睡,即你可以入眠,但凌晨3、4点钟醒来,但只能清醒至天明。

5、行为发生改变(烦躁/行动缓慢)。

抑郁症的患者,往往行为会发生旁人可以观察到的行为变化:行动和思维变得迟缓。在这里强调的是,他人可见的“改变”。比如以前挺干净整齐的一个人,忽然变得邋里邋遢,蓬头垢面。以前挺机灵的一个人,最近思维特别混乱。

6、疲劳,没精神。

抑郁症,粗鲁地说,它是种身体疾病。就像你得了肺炎会发烧一样。得了抑郁症,你身体里面的化学物质会发生改变,让你觉得疲劳,没力气。有些抑郁症的患者一天睡22个小时,仍然觉得很疲惫。

也因此,跟抑郁症的来访者说,加油!去锻炼!去交朋友!要坚强!你可以的!这就像跟骨折的病人说,加油!去跑步!咬咬牙!你可以的!一模一样。

7、自我评价低,消极思维。

这似乎也是不能控制的。没有人愿意消极思维,而且抑郁症的来访者,会努力地、想要更积极一些,甚至会因为自己的“消极”而不断自责。

但这是抑郁症的症状,更宽泛一些说,这亦是身体里化学作用的结果。其实是超出抑郁症来访者自己控制的能力的。

8、思维迟缓,注意力不集中。

就像你加班加了三天三夜。你头晕、想东西特慢、注意力怎么也没办法集中,感觉一样。

我听到更有趣的描述是,就像健康时候,你想事情能想一个圈,甚至两个圈,抑郁的时候,想一半,圈圈就卡住了,回头连刚才在想什么,都记不住。

9、有死亡的念头。

死亡的念头会反复出现。当你以上的症状都出现的时候,失去“生命力”,人很难再对生命有留恋和兴趣啊。

10、持续两周以上。

这是个更关键的标准。有时候女生生理期的时候,以上大部分症状都经历一遍。或者生活中遇到些事情,使得你有那么两三天滴水不进哭泣不止。但是,倘若你出现以上很多症状,每天如此,持续超过两周。请一定寻求专业的帮助。

美国精神分析学会有一个提醒,如果你出现:

01 情绪每天都低落、空虚、没有价值感;

02 你对周围一切事物都丧失了兴趣”,持续两周以上;

世界卫生组织的提醒是,如果再加上

03 疲劳、思维迟缓;

这三项中出现任意两项,而持续两周以上,你就处在罹患抑郁症的高风险之中。请一定去专业医院寻求诊断和帮助。

但是,也请千万不要认为,人只有严重到对生活完全丧失兴趣,才值得去寻求帮助。更常见、但确实不幸的事情是,抑郁症的患者往往很聪明亦很努力,他们常常在有初期症状的时候,咬牙坚持,认为自己大概只是矫情事儿妈,挺一挺就过去了。他们甚至更苛刻地要求自己像个健康人那样生活、工作。

而更善待自己、善待生活的是:倘若当你感觉不适,请及早寻求专业的诊断和帮助。就像口渴了要喝水,骨折了要养伤,抑郁症作为一个生理、精神可见的疾病,它值得你认真地给它一剂药方。

为什么生病?

抑郁症有很多可能的起因,包括大脑激素、神经递质的不平衡,基因易损性,遗传,生活中的压力事件,药物以及药物滥用问题。一般来说,我们认为是这些因素中的部分或全部共同作用导致了抑郁症。

所以得了抑郁症不是因为性格不好、意志薄弱,只是我们的大脑(有生物基础)生病了,有别苛责自己,给自己更多宽容。

图:简里里

在诊断里面,抑郁症被归类为精神类的疾病。关于抑郁症,我们无法用一个直观单一的给予诊断,一些抑郁症测试量表的结果仅能作为诊断的参考。

时至今日,我们对于抑郁症的诊断仍然只能依赖于精神科医生在医院对于患者症状的问诊。(注:在,即使是精神科医生,也必须是在医疗场所做出的诊断才是合法的)

(而需要强调的是,“抑郁症”作为一个精神疾病的诊断名词,其实背后有更加复杂的成因。从心理动力学角度,对于“抑郁症状”的概念化有着更加复杂的理解。即便是单一的“抑郁症状”,可能也伴随着不同的生理/心理疾病、或者状态出现。)

最重要的是专业人士的指导。

最重要的是专业人士的指导。

最重要的是专业人士的指导。

求助渠道:

1. 精神科:精神科医生能够对于抑郁症患者进行诊断、开药。一些药物通常需要1个月左右才会发生可见的作用,请一定遵医嘱,并请按时复诊和调药。(在当地的精神科医院和门诊寻求帮助)

2. 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进行谈话咨询。提供一段抱持的人际关系,来帮助来访者有更多情绪体验和表达,给出思考的空间,建立社会支持系统。有一些流派能够有效地解决“症状”,而一些流派更适合从更深层的角度来做自我探索和成长。(来简单心理找心理咨询师 :)

需要留心的是,“抑郁症状”常常伴随其他的生理/心理疾病、人格障碍或者状态出现。请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才能“对症下药”。

1、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鼓励Ta就诊,遵医嘱吃药、求助心理咨询。

2、陪伴Ta。

不要试图改变对方。提供陪伴,给Ta关注、尊重、接纳与爱。

另外,如果察觉到Ta有的想法,请参看这篇文章:关于 | 一些事实和一些态度。

3、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和精力

不要试图去做救世主。原谅自己的不能,接纳自己的局限,也建立自己的边界。当你觉得耗竭的时候,花一些时间好好照顾自己。你得先能照顾好自己,才有可能照顾好他人。

我们是简单心理咨询预约平台,拥有800 位海内外心理咨询师,只有约10%的申请咨询师能够通过面试考核;目前为止简单心理已为40万 人次提供了高质量心理咨询服务。

寻找属于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欢迎来简单心理咨询预约平台体验哦,私信回复“心理咨询”,获取咨询链接吧~

得了抑郁症的老人应该怎么照顾和治疗

多陪伴、多倾听、多关心、不要嫌烦、不要对老人发脾气、用温柔的语气说话、要有耐心、自己多看些关于抑郁症的书籍、适当的带老人去医院治疗。

相关文章

热门搜索: 质性研究|咨询师在抑郁和焦虑治疗中使用正念的经验(质的研究心理咨询和治疗常采用这种什么访谈) 焦虑、抑郁风险增加30以上,疫情或影响人类心理20年(疫情对抑郁症的影响) 健康问答,健康咨询,咨询医生,疾病咨询